9月23日至26日郑州股票配资平台,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以下简称“第三届大国工匠大会”)将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n本届大会以“匠心铸梦 向新而行”为主题,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开展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创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语、闭幕式等6项主要活动,并设置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
\n本次大会有哪些亮点?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里,大国工匠们将带来哪些创新成果?今天,上游新闻就带您先睹为快!
\n不少大国重器亮相现场。
\n看大国重器“上天入地”
\n机器人应用里的工匠“智慧”
\n本次大会特别设置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面积约8400平方米,包括全国总工会展区、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展区、地方和产业工会展区三部分,设计突出简洁工业风、智能化展示与科技互动体验。
\n大会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就是工匠们带来不少新成果、新成就和新智慧。走进全国总工会展区,多件代表我国高端制造水平的大国重器实物及模型已陈列到位。
\n深海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
\n在被誉为“深海麒麟臂”的深海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展台前,工作人员通过设备现场操作,让“7000米深海作业”的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可感。“全臂展最大负载达125公斤,有伸、缩、摆、转等七大功能。”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目前已在油田投入实际使用,未来还将拓展至深海采矿、海上风电等战略领域。
\n旁边的“江海号”泥水平衡盾构机模型同样引起关注。“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盾构机应用于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关键部位的创新设计,既提升了掘进效率,也进一步保障了施工安全。”
\n走进展区,你能感受到,工匠智慧并非只存在于高精尖的“国之重器”中,也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里。
\n服务机器人。
\n在一家科技企业的展示现场,这样一幕场景引人关注:工作人员在电脑端精准输入操作指令,屏幕另一侧的服务机器人随即响应——其机械臂灵活转动,做出指令动作,整个过程流畅且精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若走进汽车4S店,迎接你的或许不是销售人员,而是这样一位机器人;走进商超,也会有机器人帮你结账。
\n3D打印还原大足石刻雕像
\n观众可零距离感受千年匠心
\n重庆展区有哪些亮点?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重庆展区以“新韵重庆 匠心前行”为主题,展示了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成果。
\n在这里,观众可看到“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实地模型。
\n该隧道为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重庆东站区间内的单洞双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先后穿越重庆渝中区、长江、重庆南岸区,全长11942米。作为世界上首次采用“大直径盾构洞内组装始发及洞内接收拆解工法”的盾构隧道,它全程连续穿城、穿江、穿山。
\n重庆展区的VR滑翔伞体验设备则成为“人气王”。
\n记者现场体验发现,该设备首创模拟滑翔伞飞行器技术,搭载智能触控系统,可实现失重感、碰撞感、雨感、风感、气味五重特效。“一屏即可搞定整套设备管理,操作简便,能为观众带来如临其境的感受。我们主要将其应用于文旅场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展区负责人表示。
\nVR滑翔伞体验设备。
\n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精尖设备,不少蕴含千年匠心的展品也备受关注。一尊1:1复刻的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通过3D打印技术呈现,成为现场兼具文化与科技属性的特色展品。
\n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卉丽接受采访时介绍,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刻的造像,能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古代工匠的雕塑技法,清晰看到造像经脉细节,同时直观感受自然因素对文物的影响痕迹。“这种展示方式既实现了文物的‘活态传承’,也让我们的文物得到更科学、更全面细致的保护修复。”陈卉丽说。
\n通过3D打印技术还原的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
\n每项大国重器的背后,离不开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不断追求,每一个传统精雕背后,都镌刻着匠人指尖流转千年的温度,快来现场感受古老匠心与现代科技碰撞的火花。
\n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摄影 任君郑州股票配资平台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